| 【致敬百年·致公情缘】蒋裕春:赤子丹心 同心同行 |
| 发布日期:2025-08-28 |
|
【编者按】在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重温初心使命、赓续优良传统、凝聚奋进力量,致公党常州市委会倾力推出【致敬百年·致公情缘】专栏,以党员鲜活的口述史为载体,回溯常州致公党党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动祖国繁荣、社会进步而团结奋斗的峥嵘岁月,展现“致力为公跟党走 侨海报国建新功”的时代担当。站在百年新起点,让我们以史为鉴、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致公党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人物简介:蒋裕春,江苏常州人,1936年8月生,1986年2月加入中国致公党,大学学历,退休前在常州冶金机械厂工作。
今年,中国致公党迎来了百年华诞,而我已至耄耋之年。蓦然回首这一路,我追随时代的步伐,触摸着国家发展、社会前进的脉搏。 一、赤子初心的践行(1949——1968) 1949年,常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迎来了它的崭新篇章。同年,13岁的我成为了首批发展的少先队员,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1950年12月,常州接收从朝鲜战场下来的志愿军伤病员来地方养伤,我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在常州火车站向这些志愿军人献花,这些英雄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受伤的牺牲精神在我心中种下了不灭的火种。1951年7月,我毅然报名参军,成为百万青年学生抗美援朝参干(“参干”是指1950年中央军委、政务院于12月1日发出《招收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热潮的一员。 参军后我被送往军校学习,学成后成为“无形战场”的一名解放军战士。1956年11月,作为某部工作先进者代表,光荣的接受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及中央负责同志接见。
二、立足本职的奋斗(1969——1984) 1969年,我转业回到家乡常州,进入常州冶金制造厂工作。当时还处在文革后期,企业属于三级管理,负责一个班组的生产任务对我这个外行来说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坚持自学相关知识,诸如机械设计、金属材料热处理等。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春雷响起,常州冶金制造厂为了引进国外技术,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制造154吨大型矿用汽车,我又重新回到了熟悉的外语领域,担任了翻译工作。我随技术团访问美国时,亲眼目睹了两国之间在许多方面的差距。当时一位来我厂开展焊接培训的美国工程师对我说:“我在街上看见你们的姑娘都穿一色的衣服,中国还很穷,我要把技术传授给你们,为中国做点事情”。那时出国回来的人或国外回国探亲的人都是想方设法带“三大件”,即电视机、收录机、照相机。而今,改革开放已取得累累硕果,我们看到的已不再是穿一色衣服的姑娘们,“三大件”也早不是稀罕的东西了。无论是在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各方面均已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初期,常州市区面积仅11.68平方公里;居民住宅以低矮房屋、棚户为主,公共建筑寥寥无几;道路以土路、条石路、碎石路为主,绿化覆盖率不足0.2%。城市布局零乱分散。而今的常州总面积4372平方公里,四车道六车道的马路替代了我记忆中的土路、条石路、碎石路,一个个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毗邻相接,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和奋斗者,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三、同心同行的坚守(1985——1996) 1985年,经承科同志介绍我加入了中国致公党。那时,正值常州外向型经济起步阶段,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人才紧缺,致公党常州市委抓住这一机遇,依托"侨海"特色,建设了常州致公业余进修学校,主要面向社会开展英语培训。 1986年到1992年,我担任了业余进修学校的主管英语老师。当时我们就在致公党常州市委的小会议室,用一台收录机和无线耳机作为简陋的语音室,借用新坊桥小学、二十三中、三职高的教室进行教学,教学所用的练习卷和参考资料也由我们自己印刷。在普通高校尚未普及职业化外语培训的背景下,进修学校在常州首个开设了托福强化班与GRE研究生班,培训班先后举办了24期,培养了30余名达到托福留学高分而出国留学的人员。英语培训活动在常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在常州流行着一句口头禅“学英语,找致公”。常州致公业余进修学校的外语培训被载入《培育外语人才的摇篮》等官方文献,成为常州教育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实践。 1986年,为了更有效地形成学习英语的社会氛围,由致公党市委与民进市委联合在人民公园东北角创办了常州第一个“英语角”,给全市的英语爱好者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每周日上午,我们和学生就在公园假山处集合,形成英语会话交流的核心,吸引社会各界的英语爱好者。我们还选择当时在中国广播电视报上连载的靳羽西专栏“世界各地——ONE WORLD”,我们每次印刷100份资料,在“英语角”活动中免费分发并进行讲解。“英语角”活动持续进行了67周,每次活动都有上百人参加,上至退休老人、企事业职工,下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中小学生,形成多元交流生态。当时我利用担任翻译工作的有利条件,在接待外宾期间,带他们参与我们的“英语角”活动。人民公园的“英语角”作为常州第一个“英语角”,受到常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专访,《常州日报》也对此进行过报道。
四、桑榆未晚的征程(1997-2025) 自1985年加入致公党卅余年,我积极参与党派工作。退休之后,我还长期担任退休支部主委,积极认真地履行职能,并在市委会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时作辅导讲座。 退休后,我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坚持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常州教学站和常州市科协组织的外语教学中承担教学工作。凭借自己的英语特长,我被常州市科委翻译公司、镇江译林翻译公司和上海奉贤翻译公司聘为译员,为企事业单位翻译了大量的资料。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还在常州老年大学报名学习声乐、钢琴等课程,并担任英语班和英语歌唱班的辅导教学员,多次被常州老年大学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