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以培育智力资源来化解危机缓解就业难
发布日期:2009-07-07

始于美国、继而衍变成为世界各国的金融危机目前正在影响着我国各行各业。在这场危机中大部分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喊出了“不减员、不减薪,团结一心同渡难关”的响亮口号。但现实中有企业实难支撑不得不关门,有的企业因市场萎缩生产线无法开足。为此我们还是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不得不返乡、一些企业的员工也无奈轮流休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这场危机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灾难,还使得人口众多的中国就业问题变得难上加难。本人以为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我们个人在这场灾难面前不仅需要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更需要有前瞻的眼界、务实的行动来积极迎战。所以本人建议在当前企业用工不足、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加大培育智力资本来化解危机、缓解就业压力。

1、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机遇,但是我个人以为实力更重要,有了实力才可能在机遇面前施展才华。笼统地讲实力有经济和知识两大方面。我们回望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国家、地区还是个人,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时期如果没有科技、没有人才、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会停滞不前。十年前南方多个城市就已经出现过技术工人紧缺、科技创新乏力的现象。我们在大力兴办大专院校,扩大招生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我国公民的再教育问题。

2、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们目前的教育模式比较教条。一个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是填鸭子式的教育,实践机会少,动手技能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仔细想想我们的起点很低,加上发展速度很快,各方面比较注重的是抢抓机遇快发展,对如何来积累知识、培育智力资源以保证今后的持续、稳定、长远发展考虑的不够。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清醒地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还使我们有了全面充实自己的时间,所以国家可以借此机会考虑对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设立一些就业技能培训来弥补我国教育体制带来的缺陷。各地政府也可以和企业联动,专门为企业员工增设一些着眼于企业发展、设备更新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而对于返乡的农民工当地政府更是可以开设一些拓展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有助于他们回乡创业的知识学习培训。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加大投入不仅会拉动内需而且还必定会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而加大智力资源的培育必将使我们积蓄新的动力、潜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更显优势。

                              (赵  彤)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