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人口问题 推进常州科学发展 |
发布日期:2009-07-07 |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我市户籍人口增长处于低水平,人口数量得到稳定控制,因而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常州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不仅对其基本状况非常熟悉,而且重视程度、工作力度都很大,但对常州市的人口规模、结构、分布等却不甚关注。许多领导把人口管理简单等同于做好计划生育,等同于控制人口数量,片面地认为人口问题并不突出,人口管理任务并不重,随之对人口问题及人口管理的关注度也明显下降。 其实,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因素。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时强调: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就会变成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13亿,就会变成很低的人均水平。“人口乘除法”正是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观、最形象的描述。 在常州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8个指标体系中,与人口有关的指标就有10个。一方面,人均水平受人口数量的直接影响,比如,我市去年的人均GDP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已接近9000美元,但是按常住人口计算,只有7350美元。另一方面,人口素质、结构、分布对主要指标的制约作用也十分显著。在我们的生活中,与人口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比比皆是: 比如,养老保障问题。现在我市的养老保险基金还有一定的盈余,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但是,再过十年,我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将突破20%,如果政府不尽快采取措施,吸纳年轻、有技能的外来人口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我们这座城市就会变得暮气沉沉、失去活力,社保基金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又比如,住房问题。我市中心城区到处都是摩天大楼,城区商品房的存量不完全统计已超过一千万平方米,若按每户100平方米计算,大约相当于10万户家庭的住房总量。而目前除武进外的四个城区户籍人口总共只有40万户,如果我们不用一系列市民待遇把外来人口转化成扎根在常州的市民,光靠本地户籍人口来消化这些楼盘,就不可能实现我市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 再比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问题。无锡市从今年5月1日起,对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工人,只要被企业合法招聘并缴纳1年以上社保金,就可以申领《居住证》,在申领《居住证》年满3年后可落户无锡成为真正的无锡市民。如果我们不想方设法把科教城的毕业生留下来成为产业工人,不把研发人员的家属吸引到常州安家落户,常州将面临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流失的现实威胁,我们的科教城将成为周边城市的人才培养基地,我们的投入将为他人创造产出,我们的立市之本?D?D制造业包括五大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质的飞跃。 由此可见,不关注人口问题,就不可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调控好人口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人口的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因此,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必须高度密切关注人口问题,促进常州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要建立人口综合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人口变化动态; 第二, 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大人口管理体制; 第三, 加快制定促进常州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政策; 第四, 完善考核机制,把对人口工作的考核由原来的计划生育拓展到大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的范围,把服务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人才的引进落户,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 总之,我市需要加快建立一套把握人口动态、科学调控人口结构的新型工作体系来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