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我为常州扩大就业路子献一计
发布日期:2009-07-07

常州是一座人杰地灵、绚丽多姿的文化古城。近年来,常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高速更给我们这个城市增添了无限活力。然而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也给我市各行各业,尤其外向型企业和中小型加工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事关民生,事关稳定,事关大局的就业问题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本人人为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扩大内需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解决就业问题。

虽然世界经济,尤其一些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危机有所减弱,并出现复苏的迹象,但是短期内,外需依然不会有太大的起色。要继续保持我市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应该扩大内需,常州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多项行之有效的刺激经济的政策,这些诸多政策中解决就业问题是扩大内需的最主要的办法。

二、解决就业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

就业问题不仅是单一的经济问题,而且更是政治问题,是稳定社会的基础。如果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出现“安居乐业”的偏差,社会必然出现动荡,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就业措施,拓展就业思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就业问题,拓展就业路子,首先要对需要解决就业人群的现状和宏观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目前,急需要解决的就业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进城务工农民;第二类是大中专毕业生;第三类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

就进城务工农民就业情况看,这部分人员自主就业能力比较强。由于他们老家已经没有土地可耕种或长期脱离农业生产,他们没有退路重回农村务农,所以只能在城市中寻找工作。这部分人员中多数文化程度偏低,但有一技之长或者“半技”之长,他们在中小型企业中来回流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形成了部分人员失业就业、就业失业反复交替状态。因此在解决部分人员就业问题时重点应放在对他们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上。

就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应届与往届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累计已达上万余人,是我市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块,单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而言,首先必须清楚的认识到高校毕业生经过数年的系统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他们是我国未来的希望。目前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宣传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如宣传高校毕业生去当环卫工,扫马路、冲厕所或当门童、保安等,这种宣传内容是对我国整体高等教育乃至具体的对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的讽刺。

我市人事部门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采用见习的办法,帮助毕业生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就业创业是一种很好的举措。另外,要真正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认为:

第一要依靠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员需求容量大,历来是各高校毕业生分配就业的重要渠道,所以政府要制定对应政策鼓励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及教育部门吸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并且要大力宣传大中型企业就业优秀先进事迹。

第二要疏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子。近年来,有相当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用人用工上存在异化,企业常年留用相当数量的退休工程技术员和管理人员,企业领导认为聘用退休人员可以省钱(不要交五金)、省事还能干事,而且还可以随时进行吐劣纳优,这样原本退休留出的工作岗位依然被退休人员长期占据着,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子的阻塞。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真正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要纠正企业的用工弊病,建议政府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等能够享有吐故纳新的自主权,打消企业在用工上的顾虑,从而清理、疏通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就业路子。

第三要开发网络数据库。建立健全统一的就业人员和企业用工信息网站,招进城农民工、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和本地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网络化管理,有利于掌握失业人数,企业用工等信息,使就业与招工信息及时快速地与网络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衔接,克服以往企业想招招不到需要的人才,而需要就业人员有长期找不到具体的企业单位,建立市统一的就业人员管理网络后,能使就业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而且有利于有力打击从中乘机谋利的黑中介等行骗行为。

 

                              (钱仁祥)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