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
发布日期:2009-07-07 |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功能、审美功能、休闲娱乐功能、保护教育功能、防灾避险功能等,在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常州的城市公园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城市公园的现代化改造和免费开放方面,很少有城市象我们常州这样,公园建设得非常现代化,开放得那样全面。 但是,常州城市公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分布不均,这一方面表现在公园的地理分布,另一方面还表现在类型分布上。其次是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主要是公园的功能与市民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再次是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园管理没有形成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此建议: 1、尽快规划、建设新的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 就新北区而言,作为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成立的城市新区,其起步、规划、建设于上世纪末,当时主要注重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对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考虑城市开放式公园的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初的建设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至今,新北区仅有新区中心公园是免费开放的,即便算上市民广场,其总量不仅相对落后于其他城区,而且也不能满足新区人民的休闲、娱乐等生活要求。因此,新北区有必要规划、建设新的城市公园,而从目前的形势而言,新建的城市公园应该是免费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北区地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现实需要。 就全市情况而言,在城南地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根据居民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新公园。 2、新建公园应尽可能贴近民众 建设的新公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特别是在建设目的和功能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民众的实际要求,要贴近民众,不仅要在空间距离上靠近居民社区,而且要在项目活动方面提供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设施,切忌贪大求洋,不切实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可以考虑在居民社区相对集中的区域修建小而精的免费开放式社区公园,规模小一点,规格高一点,分布广一点,让更多的市民都能享受到优良的社会环境。 3、落实长效管理,坚持科学发展 加强对城市公园的科学管理。公园的日常管理同样需要一定经费的维持却很难得到相应的支持。因此城市公园特别是免费开放式公园的维护应得到高度重视。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应保持一定额度的维护经费,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新的管理运行模式,多管齐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公园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开展商业活动,增加公园的维护费用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以园养园”模式。比如人们普遍反映,新北公园内的饭店是越开越多,而这些饭店造成的环境污染却没有相应的整治措施。长此以往,公园内的自然环境必将受到影响,特别是水质方面的污染。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致公党常州市委 |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