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市容市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宽敞的马路,成带的绿化,良好的城市设施,带动着我们常州人的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就连城市废物箱也正在和国际接轨,如设立有环保意识的垃圾箱,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箱,这样可减少资源浪费,。 但这些设立有环保意识的垃圾箱,竟如同虚设,虽然在漂亮的垃圾箱上分开功能,标明了可回收、不可回收和烟头区,却没有行使它应有的功能,但这不是市民的素质不够,而是我市对这可回收内容和不可回收内容的宣传不够,使得市民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中无法区别和使用。为此建议: 1、在发达国家孩子们很小就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在我们国家的中小学开设环境保护的课程,对垃圾回收的辩别从小受到教育
2、有关部门能在一些公益场所或新闻媒体做一些宣传,宣传要简单明了,如常出现的垃圾中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用图、字来教导市民,让市民能一目了然,熟记于心,使得具有国际接轨的设施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摆设。
郭启玲 :致公党员、太保常州分公司人险分部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