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特色工作 >> 内容
和谐教育之我见
发布日期:2008-01-07  来源:致公党 浏览次数:  字号:〖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党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的场所,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校这个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在和谐中成长发展,同时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学校才能提高知明度,唱响学校知名品牌。下面就和谐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关怀生命,和谐教育的前提。

局小是一所久负盛名的百年老校,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传统。在三年规划的倡导下,依托“新基础”的理论,我们局小的每一个老师都始终遵循着关怀生命的理念。我们深知,我们从事的是教育事业,我们面对的是正处在生气勃勃的生长旺盛期的儿童,面对的是处在人生时期的小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尚未成熟,更未定型,在他们的身上存在着各种发展阶段的可能性,需要老师不断地去开发和唤醒。因此,尊重学生的生命,给学生充分的主导地位,促进学生生的命成长。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校的每一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段都能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我们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中,任何一个学生都能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都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赞赏。在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中,没有差生与好生的区别,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帮助。

二、 升个人学科素养,和谐教育的基础

学校的和谐教育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从“教会知识”向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转变、从使学生“接受”到“创造”的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的前提是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以前为了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技能,我作为一个英语老师,不断练习英语的技能技巧,更多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学,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中美发展史,这是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研究中外文化差异、中外的风格特点、时代特征等。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培训,投入到新基础的实践中去,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让自己成为一个既是创研究型教师,也是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探索者。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者,又是具有反思能力的实践者。自己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在与学生的学习与交流中会更亲密和融洽。

三、由“教书”向“育人”转变,和谐教育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它的核心是和谐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作为一个英语老师,紧紧抓住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即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游戏、演唱、表演等多各多样的文艺形式,感受英语的乐趣,让学生从小就具有浓厚的兴趣。也就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和同学们一起编对话、表演对话及游戏。我和他们一起表演时,学生能感受到我对他们尊重,我对他们的宽容。我的信念就是让我的学生个个活泼好动,个性张扬,多才多艺,善于交往,自立自信,将来能适应社会,富有后劲。永远怀着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着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基于活动的教育。因而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和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以往我们在举行各类活动的时候,缺乏相应的课程意识。这些活动作为一个单个的“个体形态”分割着学生的校园时间,但是由于没有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时效性,结果未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出现了一些学习与活动的某些不和谐因素。

四、从“教会知识”向“学会学习”转变,和谐教育的动力。

    我从教几十年,对让学生学会知识自有一套自己的经验,然而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我们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学生如果只能学会老师所教的内容,他就缺乏了自学的能力,也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的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能主动学习并学会学习。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不是我讲学生听,而是引领学生和我一起在英语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例如:在学到中外传统节日时,让学生到图书馆、网络上查资料、互相讨论,通过这些形式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外由内地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其乐无穷。

五、从“接受”向“创新”转变,和谐教育的目标。

让学生从“接受”向“创新”,是和谐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努力创新地学习新知。教会学生使用好工具、词典、电子词典。多读课外读物,丰富学生语言,丰富学生知识,从中获得比课堂内更多的知识,以至于他们后继的学习凸现出学习优势。在话题作文和话题交流中能看出学生的许多语言不光是停留在课本上,很多是课外的语言知识。

以上是我个人对和谐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做法,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局小人都会像我一样,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高度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邮箱:czzg609@126.com    苏ICP备10003730号-1
联系电话(组宣处:0519-8568396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