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与科技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场激烈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以1978年6月邓小平关于扩大派遣出国留学人员规模的重要谈话为标志,3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达121万,学成回国人员达32万,中国科学院629名院士留学人员占81%,中国工程院423名院士中,留学人员占54%……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随之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苏、锡、常正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智力争夺战。无锡自2006年实施“530”计划,计划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苏州市政府发布公告,面向全球每年引进、扶持1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07年4月,浙江省委组织部对外发布消息,该省将实施“钱江人才计划”。2007年8月,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京创业工作的意见》。发达地区如上海,落后地区如宿迁等,都出台相应政策……
中共常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常州市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引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常州吸引人才的品牌,成为全省亮点。其中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即:一次性提供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和100平方米的住所。去年,我市对落户常州的领军型海归创业创新人才按项目的水平和潜力实行分类扶持,对评定为重点推荐项目的给予2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今年又对重点推荐项目中特别优秀的给予3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其政策力度之大,资助方式之灵活,为全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了经验。
为此我们对首批共13家正式签约落户常州的领军型海归创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这首批13家领军型海归创业企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这13家企业,市和各辖区已经全部为他们提供了100万元启动资金,100平方米的创业场所和100平方米的住所)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参考。
(一)首批领军型企业的基本情况
13家企业中,2006年下半年注册成立的有4家,其余9家在2007年陆续成立。海归人员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创业团队中2人为硕士外,其余为博士。
首批领军型企业新北区、武进区各有6家,钟楼区有1家,分别从事光电子技术、半导体、生物工程、计算机软件、动漫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技术和产品基本填补国内、国际空白,属国内、国际领先或同等水平。如果把企业的发展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准备、发展、快速成长、成熟,应该说这些企业大部还属于准备和初步发展阶段。
(二)首批领军型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1、常州高端人才、特殊人才难以招聘,以及招聘高端人才带来的一系列生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高薪酬问题……有部分企业只能把研发放在苏州或上海,把生产基地放在常州.
2、海归人员创业大都只有少量资金和先进技术。政府的资助解决了启动问题,但形成生产能力或生产规模还须后续投入。融资渠道少,融资难,风险投资不敢加入,银行因无可靠担保和抵押亦无法加入。
3、海归人员创业意愿普遍较强,对创业意愿形成市场化,产业化比较理想化,普遍存在重技术轻市场,重产品轻营销的问题,对产品推向市场好像办法不多。(很多企业希望通过政府推广或政府采购的途径走向市场)
4、政策执行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有的政府部门为上级直属条线管理,像工商局以护照办理登记的问题、外管局注册资本金使用的问题、国税局以无形资产认缴注册资本金的纳税问题等等。
(三)对策与建议
1、充分利用国内外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介绍常州的社会、经济、创业环境及未来美好前景,扩大常州的国际影响
2、把招才引智作为战略目标,长期坚持。常州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是长远战略,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让他们在常州有舞台,有前途,有利益。
3、作为常州主管人事工作的相关部门应尽快完成从引进到服务的转变,并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对企业提出的缺乏高端人才,招特殊人才难的问题,应深入基层,主动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引才招贤,并拿出留住高端人才的具体措施。
4、常州成立了以市委书记范燕青为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以组织部长杭天珑为组长的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领导小组,从上往下推动.但领军型创业人才的招聘是一项长期工作,既要有领导小组,又要有工作小组,应从机制上解决,要制度化。如环评费免收,但环评公司要创收,细则在哪里,海归来了,他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对政府的服务要求也是多层次的。
5、资金问题
(1)财政增加投入
(2)积极帮助企业申报省、国家创新项目、科研项目,争取获得国家、省的经费支持。
(3)政府应组织一批专业化水平高,资金充足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同时政府主动牵头与各家银行对接。
(4)对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引导帮助其发行债券、上市融资、进一步做大做强。
6、项目选择仍处于粗放型阶段,对产业化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的项目应尽量避免(在首批以后的项目选择上常州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对已投入的项目建议政府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评估,优中选优,给以持续性关心和二次重点支持。
7、加大的创业载体的建设投入。如新北区留学生创业园的配套设施如电梯、厕所等设施落后,物管水平不高。
8、以我市企业为主体平台,吸引海归人员技术合作,可尽快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形成产业化,这样的项目成功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