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窗口 >> 内容
促进园区经济发展 打造常州精品园区
发布日期:2009-07-07  来源:致公党 浏览次数:  字号:〖
 

园区经济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长与发展的基地,它在地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园区经济不仅受到了影响,而且还暴露出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我们应该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加快园区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打造精品园区,促进我市的园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提升集群成长的环境,促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建立。

政府需要重视和研究制定改善园区全面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产学研力度,将各种优惠政策由原来的宽泛性向主导产业倾斜,从而有目的地吸引具备产业关联效应的项目进入园区。防止企业的盲目进入而导致过度竞争和产业配置效率的损失。随着园区的发展壮大逐步推行园区公司开发模式,遵循市场竞争机制,正确定位政府在今后园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

二、在园区内建立以企业集群为导向的产业发展网络。

政府的导向与园区产业集群的生成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在当前我市产业创新能力较薄弱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根据产业关联性,建立起相互依存的产业发展网络,通过网络信息明确园区确定的企业集群导向来吸引相关企业入驻;而对于已入驻园区企业,也能通过网络信息的发布起到同产业或相关产业企业之间的紧密配合、协作完善和专业化分工,从而立足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强弱现状,逐渐形成以园区内大中型高科技公司或企业集团为龙头,能积极为进入园区的跨国公司(大公司)提供产品配套的产业链,使我市各个园区成为各具特色的精品园区。

三、扶持企业做大要与培育产业链相结合。

在目前鼓励做大做强的政策基础上,要出台扶持企业延伸发展的政策,尽快形成产业链。园区不仅要形成优惠政策吸引下相关企业的集聚,还要成为优惠政策下产业的集聚和提升,形成集聚效应。在引进项目中要关注本区域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为龙头,以链招商,配套招商,使产业链不断延长做大。

四、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重视并不断完善园区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提高园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要健全我市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增加对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扶持;其次,帮助园区企业建立信息网络,在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的同时,密切园区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形成产--研紧密结合的运行体系;第三,鼓励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五、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优化高新技术产业软环境。

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制定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园区。在积极吸引国外投资本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国内资金尤其是本区域内的民间资金,成立多元的投资主体的投资基金和风投公司,以支持我市创业者创业。

园区企业要集群成长,还需要大力培育、规范和发展中介机构等现代配套服务平台,如人力资源派遣公司、第三方财务公司、第三方设计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等,以有效降低投资与运作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各国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和异国异地投资的陌生感。

六、培育社会资本,建立合作创新文化氛围。

在打造园区精品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社会资本的培育,要围绕园区创新主体?D?D“企业构建起一个供应商、客户群,纵向、横向联系的众多企业和各个支撑机构之间共同作用,形成知识与技术创新产生与扩散的网络”。为激发园区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它们的团队精神与创新精神,必须在我们园区中建立开放、平等、合作、创新、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

 

                          (黄卫平)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邮箱:czzg609@126.com    苏ICP备10003730号-1
联系电话(组宣处:0519-8568396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