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内容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发布日期:2010-09-03  来源:致公党 浏览次数:  字号:〖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又指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由2006年的7%大幅增至2007年的20%。创业活动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创业已经成为主要的就业途径之一。为此我们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展了创业教育的课题研究。

一、背景与现状

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标志,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等9所高职院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这些高校有步骤地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并形成了“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及“综合式创业教育”三种模式。但创业教育至今在我国还没形成科学的体系,导致高校没有规范要求和标准。

创业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深受重视。如:美国的创业教育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至研究生的正规教育,并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目前美国有1100多所学院和大学提供创业课程,许多大学还有创业方面的学位。据调查,美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老板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30%有关专家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现状是绝大部分学校属于选修课或讲座,没有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必修课之中教学内容不统一、不系统、师资力量薄弱,其主要因素是各级部门和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尽管有的学校安排了创业教育教学,但缺乏组织协调、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二、方法和目标                           

通过对常州大学城五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我们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有利于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对于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积极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1、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注重创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将创业精神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做贡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其次要从观念上改变,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助推器,从而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贯穿到高职院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去。三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2、注重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塑造。注重创业人格的塑造,就要顺应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要求,尊重学生教育主体的地位和自主要求,不断拓宽创业教育渠道,开展丰富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等心理品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3、注重大学生创业知识的传授。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二是全面的创业相关知识,包括市场知识、财务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二要培养一支具有创业意识和素质的师资队伍。三要开展灵活适用的创业教育教学形式,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课堂教学与讲座、竞赛等社团类活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创业教育是一种开放的、与各种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教育,适应这一特征,创业教育的方式应是多样化的。同时要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学校要合理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5、注重高职院校创业氛围的营造。要运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创业宣传,使创业思想深入人心;要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形成崇尚科学、求实创新、乐于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要积极创造多学科相互交流、融汇的环境,形成师生在学术上自由平等讨论的氛围,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特长的土壤。三要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论坛等。学校还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校友网络,凝聚一批具有创业和经营管理经验的社会人士组成创业者联盟,让学生在这个组织里学习、积累和检验创业知识。

三、建议和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中,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常州市政府通过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就业”战略,优化创业环境,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全民投身创业的热情,创建创业型城市。同时常州市政府以政府为主导,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

第三,常州市有关部分重视和加强创业培训,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支持创业,鼓励创业,帮助创业者二次创业,为全民创业提供良好广阔的创业发展空间。

常州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是学校行为,而且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有利于以创业促就业,实施积极地就业政策,让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邮箱:czzg609@126.com    苏ICP备10003730号-1
联系电话(组宣处:0519-8568396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