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看海,因为它对于我们生长在江南的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去年夏天去山东半岛的几个城市,终于有机会与大海来一次亲密接触。
第一站便是青岛,青岛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是蓝的,山是翠的,别致的欧式小屋点缀其间,犹入画中,带着这种憧憬,我坐上了开往青岛的汽车。因为路太长,我已无暇顾及窗外景致,紧闭双眼,逐渐地我随着汽车的摇晃进入了梦乡,我梦见了栈桥,八大关,海滨浴场……“海,快看!”我被这一声惊醒,睁开眼一看,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望无际的浩瀚大海展现在我的面前,我挺直腰,张开双臂,高呼:“青岛,我来了!”
听导游介绍,青岛是海滨丘陵城市,依山而建,一路上看到路边矗立的欧式风格的老房子,墙面斑驳凸现岁月的痕迹,宽敞的院落里种满了各种植物,我想此中的生活应是平静又饶有兴趣的吧!
走过青岛的五四广场之后,我们便来到了青岛的第一站?D?D栈桥。栈桥是一条深入大海的长堤,堤上建有回澜阁,据说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加以扩建而成。我凭栏远眺,海天一色,清凉的海风温柔地拂过脸颊,像江南三月的杨柳风,堤下便是大海,耳边是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记得有这样一首诗:烟水茫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浪每至黄昏后,人倚栏杆水拍岸。就是对栈桥美景的真实写照吧!
栈桥的海边有很多人在捞小鱼、小蟹。看着他们拎着满满一桶战利品回去,我们真是羡慕不已,他们今晚又可以美餐一顿了。傍晚海水开始涨潮,我和几个同事便赤脚踩在海水中,看着海水一浪一浪地冲上来,冲到礁石上哗哗地泛起白色的浪花,海水涨得很快,我们没过一会儿就得把我们的鞋子“抢救”到更高的地方。
一连几天,我又去了青岛的八大关,崂山,石老人等一些景点,但吸引我的还是能和大海来一次更亲密的接触。终于在第三天下午,导游同意带我们到青岛的海滨浴场游泳。在车上我签下了“生死状”之后就匆匆地下了车,换上泳衣,带上救生圈,走上了细软的沙滩,迫不及待地奔向大海,我们一步一步走进大海,任那清凉的海水轻轻地拂着我的脚趾,感受这沁人心脾的凉。浅水中,小蟹不停地吐着沫,营造着他们的小穴。我们也已慢慢融入大海。因为有救生圈,我们几个漂浮在海面上,此时导游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一眨眼的功夫,她已游到离我们老远的地方,使我们几个羡慕不已,于是我们几个跟着导游,带着救生圈,学起了游泳,姿势倒也不少,有狗刨式,有自由泳式,有仰泳式,但别人游泳都是波澜不惊,风平浪静,可我们游过时水面浑浊,一片狼籍,只是扑腾,惊起一片水花,后来导游已向深海游去,而我们几个只能在浅海处练习着我们的扑腾游法。尽管不会游,但一阵下来倒真有些累,天渐渐晚了,海水开始一浪一浪地涨潮,这时,我们只要套着救生圈,呆在水到胸口的地方,然后就有浪从远处冲过来,渐渐往岸上靠,然后又走到水到胸口的地方,再被冲,周而复始。累了,上岸休息一下,来一次“沙疗”把自己埋在细细的沙中,只露一个头在外面,感受着沙子盖在身上的舒适,休息一下,再下去。到了六点,海水涨上来,很多人都忙着挪“窝”,我们也只能不舍地离开了大海的怀抱。
我终于见到了梦中的大海,并和大海完完全全地拥抱了一次,海以他的挟山挟水之力,冲击着我的心灵,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海,静时如止水,动时如山摇。真希望我的人生能像海一样,静时静,动时动,却时时从容,我想这大概就是人生的极致了吧!
(刘 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