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江南的宜兴蜀山,一个与紫砂壶相提并论而名扬中外的地方。
每到节假日,我们一家三口带着大包小包,开着车、听着音乐、带着急切的心情奔驰在回老家的路上。常州到宜兴路程不算远,可一年也回不了几次老家,每次回家都有新的感受,赞叹着农村真是今非昔比了。这次回老家,我惊讶地发现,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汽车,有的还开上了高档进口车!再加上楼房、汽车、卫生设备、家用电器一样不比城里少,让我这个所谓的“城里人”都羡慕不已。
老家宜兴丁蜀镇,自古就是钟灵毓秀、物产丰富的古镇,蜀山就是因大诗人苏东坡所言“此山似蜀”而命名。我们所居住的村子家家都姓范,从延续下来的家谱看,无疑是“陶朱公”范蠡的后人。“陶朱公”不仅给后人传承了姓氏,还留给后人一门绝活?D?D紫砂壶制作手艺。紫砂泥是当地山里特有的,有极强的可塑性,形体表现力强,烧成时变形率小。紫砂泥的特殊性,加上历代制壶大师的传承发展,紫砂壶的美学价值是其它茶具所不可比拟的。
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肌理,优越的人文环境,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和追捧,画家亚民先生说:“紫砂一壶可见中国之哲学思想、文学气质、美学精神。”因此千百年来,紫砂壶得以长盛不衰,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一套制作紫砂壶的绝艺,名家制作成的工艺精良,内涵丰富的工艺紫砂壶,更是价值上万,一般行家制作的普通一点的也要好几百元。老家的村民们就是靠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绝技和辛勤的劳作创造了富裕美好的幸福生活。
(张晓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