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0日举行的印尼首都雅加达省长、副省长选举结束后,与雅加达缔结为友好城市的北京市政府专门发来贺电,祝贺卓可维、钟万学分别当选正副省长。真的值得祝贺,这一胜选涵义深远,因为他们是印尼首都百姓的选择,他们的胜选代表着百姓的胜利。
一个是非常朴实亲民,爱到甘榜(农村)、巴刹(菜市场)、贫民区聆听民生的原小城市梭罗的市长;一个是锐意改革、工作踏实、敢于负责任的一个不起眼小岛的县长。一个是印尼爪哇族穆斯林,一个是信奉基督教的华裔青年。而这场竞选中的竞争对手则是得到全印尼几乎所有政党、包括执政党支持的老官僚政客。因此这一选举结果完全出乎政界的意料,却是百姓的由衷期盼。经过一再推迟,终于于2012年10月5日,在首都雅加达专署区(雅京)地方议会大厅进行了简朴庄严的新一届正副省长就职典礼。大厦外面老百姓欢呼雀跃,衷心祝福,欢庆人民的胜利,此情此景历史罕见。
在所谓民主国家的印尼,以往的各种选举,尤其是地方各级领导的选举,往往为权势、金钱所左右,连国人深信至尊的上帝都奈何不得,但物极必反,老百姓终将醒悟,他们厌恶官僚政客玩弄权术、戏弄民主,渴望变脸。
卓可维、钟万学(人们更喜欢称Ahok,“学”客家话叫Hok,“学生”叫Hok Shang),能胜选实属不易。印尼是很注重宗教信仰的国家,身份证上就有一栏标明宗教信仰。全印尼90%以上居民是伊斯兰教徒,宗教派别显而易见。在选举前夕,就有些人、有些社团“提醒”选民要关注候选人的宗教信仰、种族身份、是否原住民等,大有干扰选举的公正、公平企图。卓、钟自参选以来经历了诸多干扰,如谣言、抹黑、种族宗教等,但经过两轮角逐终究得以当选。具有华裔背景的阿Hok在就职典礼上,公开自己的基督教徒身份,让牧师见证以基督教仪式宣誓就职,初显宗教和谐、民主自由的气氛。以往印尼伊斯兰教徒似乎与佛教徒更为“和谐”,这也许与佛教徒更表现与世无争的理念有关吧。
印尼首都雅加达专区(雅京)人口有千万之余,是全印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各族社会精英,一个仅仅当过小县长、并不富裕的华裔青年能挤身成为专区的第2号人物,是印尼首都60年来未曾有过的。这对华人摆脱“边缘人”身份,提升政治地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苏哈多军人政权当政30年中,当局极力反华反共,使得在印的华侨华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遭受到巨大打击,国民待遇更是无从谈起。苏哈多军政垮台后,印尼开始进入民主改革时期,但印尼华侨华人的生存环境依然恶劣。继任总统哈比比废除了原住民(指印尼本土人)称号,接着互希德总统又废除了“禁用中文和华人文化”法令,到了梅加瓦蒂(第一任总统苏加诺长女)总统签署法令规定阳历新年(春节)为公共假日,自此,中华文化才逐渐复兴,华族元气逐渐恢复。当然,中国综合实力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更推动在印华人政治地位的提升。阿Hok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选雅京第2号人物的。
我近年来数次回到印尼,明显感觉到印尼华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在逐年提高、话语权的分量也得以日渐加重,但我知道,印尼华侨华人要真正享受到与原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还任重道远。自90年代末,华人逐渐改变重商轻政的观念,开始认识到要巩固并进一步发展经过几代人艰辛奋斗、努力拼搏所取得的经济地位以及传统的中华文化,必须在政治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此他们参加政党,积极参政,致力于改变华人的政治生态。这次Ahok成功当选雅加达专区副省长,就是华裔新生代参政的一个大突破。印尼华人期待着他们能给雅京带来新气象,给多年来饱受水灾、道路堵车的百姓带来新希望。更希望印尼越来越民主开放,彻底摒弃成见加强各宗教派别的团结,让印尼华人与印尼原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
蔡添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