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我市致公党机关支部党员齐聚青果巷,对青果巷的保护工作开展调研。
青果巷是我市的古老街巷,位于老城区中部,东至和平路琢初桥,西面直通商业中心南大街,南面是条护城河。它始建于明万历年前,当时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青果巷面临船舶云集的运河,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旧有“千果巷”之称。《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常州方言“千”“青”谐音,才有了现在的“青果巷”。 500年前,著名抗倭英雄、文武双全、散文四大家之一的唐荆川先生会试高中状元。于是就在青果巷建造大宅,占据了小半个青果巷,宅中种下了八棵桂花树,意味“蟾宫折桂”,唐宅号称“八桂堂”。以后的历史中,凡是在着宅子里住过的,都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比如,清朝的实业家庄楷,状元及画家钱维城和弟弟钱维乔,清萍乡煤矿、汉阳铁厂总办张赞辰,还有近代的瞿秋白、张太雷,以及解放后著名爱国实业家、收藏家刘国均先生,名流雅士不胜枚举,诠释了桂花的吉祥、崇高的气质。
在现代高楼林立的城市都市中,这条历史老巷已破旧不堪。如何进行修复,保护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现代常州人的困惑。我市规划局在借鉴扬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对青果巷的市政设施、管线规划进行了设计方案。机关支部针对青果巷的重建与保护进行调研,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将撰写调研报告,供决策管理部门参考。
本次支部活动中,党员们还前往规划设计院一并了解了我市金融商务区的建设方案。
史文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