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广纳民意,励精图治,我国的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这是国人有目共睹的。最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又审议通过了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抗日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日寇的种种暴行,我们记忆犹新。官方层面对如何使我们的子孙后代牢记国耻,奋发图强,一直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但民间的纪念抗日战争的活动,却一直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从未停过。例如安徽野寨2013年10月23日建立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当年国民党48军176师有阵亡将士3713名埋葬在此,野寨中学是当年为保护烈士陵园而创办的全国唯一的一所学校。70年来,学校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这座陵园。每年清明节,当地人民和学校都举行公祭,有时还有台湾社团、抗战老兵慕名前来竭陵。又如江苏邳州禹王山,曾是大规模抗日战场遗址,这里埋葬了一万多抗日英烈的遗骨,专家呼吁应建立禹王山战役纪念碑和禹王山战场遗址公园,以祭奠先烈,让后人永志不忘。这仅仅是全国见报的一两个例子。相信全国各地未见报的事例,还有更多。
现在全国人大以立法的形式来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举措,能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要励精图治,毋忘国耻,珍惜和平,开创未来。
胡维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