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常州武进西太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暨“欢乐跑中国”常州站比赛正式开赛,我有幸参加了10公里慢跑项目。平时不锻炼忽然的10公里让我双腿肌肉酸胀,除却这些身体的不适,当突破身体的极限,只有咚咚咚的心跳声伴随自己,心境空明,烦忧飘散,从中也获得一些感悟,分享一二:
痛苦不痛苦
10公里,地图上的短短的几条线,我却跑了一小时十二分钟。观众的欢呼声退去,是周围人大口喘气声,接下来只能听到自己的喘气声,最后声音也消失了,只能感到心脏跳动血液流淌撞击耳膜。大腿早已不属于自己,只是麻木的机械向前。
很多人都迷恋跑步中这种痛苦感,并通过跑步来感悟人生。
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在经历上学、橄榄球明星、参军打仗之后,迷恋跑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阿甘会不停地跑下去,其实纵观阿甘之前的人生,这些经历都不是阿甘自己的选择,社会环境逼迫他屈服,随着母亲和珍妮的离去,阿甘发现慢跑才是自己主宰自己的时光,于是就这样跑了下去。只要迈开双腿便能向前,相比其他无常的世事,慢跑便是在主宰自己。
作家村上春树也通过文字不停与读者探讨“人为什么活着”的意义,同人生的虚妄对抗中,他写道:“跑步在肉体上是痛苦的,但正因为痛苦,刻意经历这份痛苦,我才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
慢跑中,克服身体的极点,身体逐渐适应大步迈前的动作,大脑也会处于冥想状态,没有琐事的牵绊,和风与阳光打在身上。人生没有意义,但我们需要赋予它一个意义,那就是迈步向前。
装备不装备
很多选手都是有备而来,看他们的装备就知道,专业的跑鞋,紧身运动服,高科技运动手环可以实时记录自己的方位和跑步里程,调整运动员的步频。人类正借助科技,努力突破已知的极限。
但在比赛中,我听到后面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回头望去,一名黑人运动员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冲刺,周围人如同静止一般被他轻松超越。一道黑色的闪电,周围的喧嚣他没在意,不需要豪华的运动装备,简单地运动服配以一双跑鞋。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都是赤身裸体进行比赛,为的就是向神展示人体健美。
如今的体育与商业科技越走越近,如Speedo公司出产模仿鲨鱼皮肤制作的高科技泳衣,1999年10月,国际泳联正式允许运动员穿鲨鱼皮泳衣参赛,伊恩·索普穿着鲨鱼皮泳衣一举夺得3枚金牌,使得鲨鱼皮泳衣名震泳界。意大利国家游泳队的主教练卡斯塔格奈提将鲨鱼皮称作泳池里的“高科技兴奋剂”。2009年7月,国际泳联决定于2010年5月之前全球禁用高科技泳衣。
商业科技与体育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纯粹的体育精神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呼吸不呼吸
慢跑运动在全国风靡开来,晨跑、夜行逐渐成为一种风尚和健康的生活态度。但同一天,天津马拉松比赛开赛,媒体标题却多取《天津马拉松在雾霾中鸣枪》,网友调侃“自强不吸”。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不容忽视,呼吸与不呼吸决不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人民日报也发表时评,将治霾比作一场艰难持久的马拉松。雾霾之下,谁都不是局外人。同呼吸方能共奋斗,那些只在网上抱怨,冷眼旁观,不仅于事无补,更不是负责任、有担当的态度。提升公众参与热情,将治霾演变成全民参与的行动,将成为下一阶段治理的基础性工程。
同呼吸,共奋斗,全民参与才能跑赢这场消除“心肺之患”的“生态马拉松”。
高 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