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窗口 >> 内容
过年三昧
发布日期:2015-01-09  来源:致公党 浏览次数:  字号:〖
 

新年又快到了。想起要过年,思绪就停不下来,往年过年的景象历历在目。要说这记忆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管过去的日子是甜蜜、平淡还是苦闷,记忆都不会是一本流水账,它或删或减,或增或添,细细雕琢,沉淀,酝酿,留下最触动人心的部分,无论是画面、声音、感觉,甚至是气味,都是那么的深刻、真实。

在我的记忆中,与“过年”紧紧连在一起的,是勾人食欲的糕团味儿。俗话说得好:“没有糕团不成年”。每逢年关,妈妈都要亲手制作糕团,我也总会在一边帮忙。

配比好的糯米和粳米,加入热水,妈妈掌握着力度与速度,将其和好。好的面团是制作糕团的关键,要能达到粘而不腻,劲而不脆的程度,制作不容马虎。不光是面团,可口的馅料也同样重要,它是使团子出彩的关键。将红豆的豆皮去除,配着冰糖,熬制成细腻的豆沙;冬天室外的低温激发了青菜的甜味,加入肉末,制成青翠欲滴的菜馅;白萝卜最适时令,去皮、剥丝、焯水,去除辣嘴的辛味,制成白亮的萝卜丝馅。美味的馅料使单调的面皮不再寡淡。包团子也是一门学问。馅若太少,吃着没意思;馅若太多,面团不能收口,反坏其事。馅最好是包在面团的中央,这样方便均匀的受热。妈妈可是包团子的好手,只见她将面团搓圆,再捏成碗形,底部厚,四周薄,这样方便收口,也是将团子包得均匀的关键。随后,将开口的面团圈于两手虎口,旋转搓动,圆圆的团子便包好了。

团子在入锅前,要做上标记,以区分口味。这全凭个人喜好,通常豆沙味的团子搓成球形,青菜馅的团子在面皮上捏个指甲印,萝卜丝馅的在面皮上搓一个尖尖的角。出锅后,要给每个团子点一个红印,象征着鸿运当头的祈愿。

品尝着热腾腾的团子,满嘴是说不出的香甜。妈妈退休后回到农村生活,她对待食物从不马虎,每一道工序都由她严格把关,就如她所说,“这年头上的东西岂能糟蹋”?

在农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妈妈却用双手与巧思缔造精致的生活;没有漂亮的话语,却用丰盛的食物表达满满的爱意;没有华丽的仪式,却用对食物的珍惜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一家人因为勤劳而感到踏实,无论天南海北,到了春节,人们都会团聚在一起,感受着血缘亲情的凝聚和抱团生存的力量!

离开农村,回到城市中的小家,小小的变化令人眼前一亮。兰花和水仙都开了,为萧瑟的冬天增添了亮眼的景色;我也早早为家人织好毛衣,做好了御寒的准备;家里也被好好打扫了一遍,为图一个新气象的好彩头……看在眼里,温暖在心,这都是为过年做的准备。

霍金曾自问:是什么使人们感到真正的幸福?答案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看似虚无缥缈,实则融入了生活的点滴。它敦实,就如一个农妇为家人辛勤奉献这般质朴;它安静,就如在纷杂的城市中守着一朵花开的简单;它温暖,就如妈妈们在织毛衣时在针线间流转的时光……人们因爱而满足,因满足而平静,因平静而幸福。

中国人大都克勤克俭,用爱装点起生活,这不光是生活的艺术,同时也是过年的三昧①。中国人表达爱意的方式往往很含蓄,不轻易说出口,在过年时刻,人们因亲情而团聚,亲人安好,便是晴天。人们在觥筹交错间交流着过去一年的种种;在欢声笑语中享受着当下的快乐时光;在声声祝愿里期盼平安幸福的下一年。

春节,这一年中最寒冷时节的节日,却以爱之名给了人们强大的幸福后盾,去面对来年的酷暑与寒冬。

                         王冬梅

 

①三昧: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邮箱:czzg609@126.com    苏ICP备10003730号-1
联系电话(组宣处:0519-8568396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