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举国上下,深切悼念死于日寇屠刀下的遇难同胞。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一万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庄严肃默。公祭现场拉响了防空警报,同时,南京全城警报响起,汽车、火车、轮船汽笛齐鸣,人民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法案明确,公祭对象包括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同胞。据《中国剪报》刊载“中国抗战,悲壮而战,悲壮而胜”,抗战14年中,付出了2100万人死难,1400万人负伤的惨痛代价。
回首那段历史,内心深处仍有无法抹平的伤痛。我堂叔在南通地区担任区长时,日寇报复,将其父母杀害示众;二舅在金坛被日寇拉夫充当劳役杳无音信;四舅单住武进乡下,日寇扫荡,拷问新四军下落被烧成重伤而亡;三姨母从苏州逃难到重庆,遇日寇轰炸,躲进防空洞内,但怀抱的唯一婴儿却窒息夭折……
“12.13”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南京大屠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更需要我们每一个牢记铭记,用那一段血泪斑斑的历史教育和感化每一个人,这是中国人民共有的使命。将历史的重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将无数英雄的鲜血转化为不朽的民族魂,将30万遇难者的不幸遭遇转化为无限爱国精神。让我们共勖共勉,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民族复兴,中华圆梦。
程赦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