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员窗口 >> 内容
国足,这次听到不一样的笑声
发布日期:2015-01-22  来源:致公党 浏览次数:  字号:〖
 

说个体育界最短的笑话:

国足。

……

不知从何开始,国足变成了大家揶揄调侃的对象,尤其是去年15输给泰国队,失望过后是全民嘲讽的狂欢。

但事情的转机在今年110日,中国队对阵沙特队,10取胜,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开始重新关注这支年轻的球队,关注下一场比赛,15日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

下午5点开赛,等我赶到家上半场已经结束,比分是01,中国队落后一球。我不是球迷,这是第二次观看足球比赛,看到这个比分,只是嗤笑:“看来上一场的胜利只是运气嘛!”但是下半场开场,中国队改变战术,55分钟,吴曦将比分扳成1:168分钟,中国队由孙可将比分反超。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中国时隔11年小组赛出线!

当欢呼过后,需要冷静的思考,出线能否将漫长变为经常。

我想到了第一次看球赛的情形,2002年,我小学五年级,中国队踢进世界杯。那真是全民看球的年代。第一场对阵哥斯达黎加,学校下午直接停课组织学生观看球赛,三个班的学生挤在一个教室,夏天来了,看球的呼喊夹着汗味,加油声中度过了我小学印象最深的下午。很快,我们的课余运动变成了足球,没球也没事,一堆废报纸一揉,再用透明胶带一缠,就够我们追逐一下午了。那一年算是国足最扬眉吐气的年代,但很可惜,国足没抓住机会培养民众兴趣,世界杯一球未进开始磨掉大家的激情。而且很快的,人们找到了新的运动项目,篮球,因为姚明同年开始在美国打NBA了。黄金的一年就这样迅速暗淡。

人们普遍抱怨中国13亿人却找不齐11个踢球的人,后备运动员的短缺是主要原因。而我认为青少年不愿踢球除了学业负担、场地限制这些原因,还因为中国足球缺少一个旗帜性人物,或者说是一种精神图腾。

1975-1979年聂卫平开创了中国围棋时代,80年代初女排三连冠塑造了女排精神,新千年姚明赴美追逐篮球梦想——一代代运动健儿引领着那个时代的运动项目。

那青年的足球兴趣一定要靠真实的体育明星来激发吗?也不尽然。

1980年,漫画家高桥阳一为激励低谷中的日本足球,《足球小将》漫画应运而生,这部洋溢着永不服输精神的动漫很快风靡日本,让无数少年走上足球之路。有调查显示,日本小孩在看过《足球小将》后,有超过70%的人开始踢足球,中田英寿、本田圭佑等名将都深受这部漫画影响。

因此,如今的国足缺的不是运动场地,而是一个精神支柱,一股维系老中青三代人热爱足球的力量。

要吸引青少年踢球首先要他们觉得这件事很酷,而不是觉得“这是个笑话”。这次亚洲杯上听到了与以往不同的笑声,它不是揶揄的讥笑,不是无奈的苦笑,是畅快的大笑,这笑声我们等了十多年。

改变就从这届亚洲杯开始吧,脱去嘲笑的外衣,迎来观众真心的呼喊。加油,中国足球!

                              高  俊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邮箱:czzg609@126.com    苏ICP备10003730号-1
联系电话(组宣处:0519-8568396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