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90周年 >> 内容
爱己 爱人 爱国---我的报国梦
发布日期:2015-09-10  来源:致公党 浏览次数:  字号:〖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很羡慕我从南京大学到香港中文大学的名校学习经历,但我自己时常思考:名校毕业究竟有什么不同?直到加入了中国致公党,终于感觉找到了自己一贯追求、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想想我们的创校者缪荃孙先生、李卓敏先生,他们都是在那些动荡的年代,临危受命创办了大学;再想想中国致公党的先贤们,在那样风雨飘摇的年代,不畏艰难只为救国的理想,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我想,他们都会希望我们这些青年人,无论身在哪个年代哪个时期,都应该有胸怀天下的气度与觉醒吧!

“致力为公千载事,参政兴国百年心。”我虽然加入致公党时间不长,但是经过培训、学习和参加各项活动,深受教育,备受启发,感怀党派立党之根本,将天下之兴亡视为己任,再回想自己从走出校门到工作岗位的过程,似乎也就是逐步成熟自己报国梦想的过程。

小的时候爱国的概念是很清晰的,从小学的课本里教的,歌里唱的都是这些,反而念了大学,在自由的思潮和各种流派的冲击之下,“国家之于我们是什么”似乎渐渐的就被淡忘了,直到去香港中文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有一次新闻系的香港学生找我们社工系的内地学生做访问。原本以为也就玩笑式地说说内地的情况,我们从小如何加入少年先锋队、加入共青团,有的同学是如何入党,顺便再吐槽在大学入党的同学有的是如何功利等等。谁知到最后话锋一转,他们竟然问起是否觉得共产党治国无能,台湾是否应该独立等等问题,我们的神经立刻都警觉了起来,原本各抒己见的大家都空前的统一起来,都纷纷表态——“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除了共产党,谁能治理好,只有共产党能做到。”香港的同学问了那么久,没想到竟是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只能草草的提前结束了访问。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当我们从新亚的教学楼里走出来时,校园里只剩下黄色昏暗的路灯照着我们了,九月海边吹来的夜风已有些许凉意,可是我们却兴奋得不能自已,原来“爱国”早已经融入了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的血液里,成为了我们的本能。我们大笑地高声谈论着刚才是如何打破了他们的阴谋,那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豪感第一次让我觉得刻骨铭心。虽然,若干年后有的人与我们分道扬镳了,但是那时的慷慨激昂我相信是真切的。

    后来为了去台湾考博士,有幸在厦门大学台研院学习,学而有余时常常与政治系和台研院的同学们一起聚会,我们吃着烧烤,喝着啤酒,吹着从对岸而来的海风,畅谈着我们的治国理想,民主之路,那时是多么地畅快淋漓,仿佛学成报国是我们唯一的梦想。然而我们只是芸芸众学子中的一员,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都要工作、结婚、生子,落地生根,我们终究要归于平淡的生活。但是那种报国的热情是我午夜梦回时久久不能忘怀的,也是我默默为之而努力的方向。

2011年,作为一名海归,我进入了常州福利院工作,继续从事我所钟爱的社会工作事业,参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希望能将所学贡献一二。2012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致公党,努力学习参政议政,与此同时作为青年党员,关心社会、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还参与党派的“爱心妈妈”活动,接力助养,做毕节来常州读书孩子的周末妈妈。今年,我作为侨界青年积极响应号召结对老侨眷,倾听他们,了解他们,排解他们的孤独。虽然对于报国的梦想来说,这些都是太小太小的事情,但“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我会继续从身边的事做起,推己及人,由小而大,爱己、爱人从而爱国,以继承和发扬致公党老一辈党员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念、务实工作,继续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朱

 
版权所有: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联系电话(组宣处:0519-85683969) 邮箱:czzg609@126.com
苏ICP备10003730号-1 技术支持: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