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喜欢养花种草,等待草的萌芽,守候花的绽放。最近,有一盆兰花吸引了我的注意,花柱上的花骨朵儿含苞待放,不过花柱却隐隐泛黄,似有倾颓之感。花朵绽放最需养分,我决定给花换盆,重新施肥。
但换盆的过程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即使掘盆内表层的土,兰花也根本无法移出,于是我决定砸碎花盆。花盆破碎的一刹那,画面是触目惊心的。
根,全是根,结成一团撑满花盆的根!新根死根,好根腐根,纠结缠绕,没有一点空隙。难怪花迟迟不开。于是我决定剪根,剪掉死根留新根,剪掉腐根留好根,留出空间好施肥。
剪根的时候我心想:根倒也是个有趣的东西,没有了根,这花活不成;根太多了,这花也活不成。叶落要归根,问底要刨根,探源要寻根……
好像人们对于“根”有一种执念,总想探个究竟。我不禁想起以前当别人听到我加入中国致公党时,总会说:“哎呀,致公党的前身是‘洪门’。” 由于洪门的传说版本众多,各不一致,起初,我心中多少存有顾虑,觉得别人说起的“洪门”总有一种三教九流、江湖帮会的感觉,于是,每每被问及党派前身,我总报以回避的态度,最多草草一句带过。
直到2013年夏天,我参加致公党江苏省委组织的一次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活动中,致公党江苏省委麻建国主委做了关于中国致公党党史的讲座。此次讲座,深入浅出、详尽敦实,让我对中国致公党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国致公党并非只是简单的将“洪门”改名的产物,海外洪门组织开山立堂的宗旨,是爱国家,爱民族,抵御外来侵略。300多年来,他们为了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抗御外侮,铲除军阀,进行斗争,进行革命。在中国国民革命时期,洪门的贡献更是巨大的,国内的会党“出力”、国外华侨洪门会员踊跃“出钱”。正是由历年“洪门”内积极上进的爱国人士不断努力,1925年10月10日在旧金山召开五洲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上,来自美洲各地、香港、澳门和上海等地的洪门组织代表,决定以洪门致公堂为基础,组织华侨政党,定名为中国致公党。
听到此处,我不禁舒了一口气。果然还是要坚定信仰、相信组织呀!当年的“洪门”也许就像这植物的根,盘根错节,良莠不齐,所以传说版本众多,各不一致。
于兰花而言,根若太少,则无法吸收充足的养分,不能茁壮成长;根若太多,则良莠不齐,好坏混杂,终究走向死亡。兰花若想长得好,不光取决于光、水、气温、养分这些条件,起决定性因素的条件在于自身——优质精良的根!
兰花因好根而茁壮生长,组织也因优秀的成员而保持活力。其实,就像这盆兰花,每一位致公党员是否优秀,也能影响到整盆花的生长。我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胸怀天下、乐于奉献,戒骄戒躁、砥砺前行,每个致公党人不光要以一个优秀致公党员的标准时时衡量、约束自己,更要团结其他致公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致公党的发展贡献力量与智慧。
今天,我们在致公党实现自我;明天,致公党也将因我们而辉煌! 王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