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专栏 >> 内容
我家的高铁“记号”
发布日期:2019-09-17  来源:致公党 浏览次数:  字号:〖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至今已有8年时间。8年时间,京沪高铁形成了“高铁经济走廊”,沿线的小镇变成了新城,我小时候居住的小村庄也因为高铁建设,拆迁重新安置了。有时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和谐号白色的车身呼啸而过,思绪会不由的带回到9年前那个初夏的傍晚。

2010年夏天,我高考刚结束,初夏的闷热感逐渐袭来,日常的在家吃晚饭,父亲两瓶啤酒打底,兴致颇高,神秘地对我说:“待会带你去看个地方。”

那个暑假是最清闲的暑假,百无聊赖的我一听便立马起了兴趣。晚饭后,他带着我一路散步,也不说话,就是往前走。路是往我家拆迁的地方去的。

父亲回过头和我说:“你高三这一年,建了不少呢。”说完手指往前一指。眼前一大片荒地上,一个个巨大的桥墩子耸立在那,绵延而去,看不到尽头,我不觉踮起脚从东往西扫视,想将眼前景色纳入眼底。

“那边马上还要建个公园,走,继续往前走。”父亲说。

约莫走了十分钟,他回头说:“你知道现在的地方是以前的哪里吗?”

我看看脚底,再看看周围。空旷的土地凹凸不平,部分地方由于前几天下雨,积出了大大小小的水坑,水坑附近长着一簇簇的杂草。说实话,眼前除了桥墩,完全没有别的辨识物,我茫然地摇摇头。

“这是以前咱们家的田。”他说。

我不信。

他用脚踢了踢裸露出的半截红色砖头,笑着对我说:“这是我做的记号。”

“走,继续往前走。”父亲脚步不停地往前走。

我以一种无以明状的心情往前走着,我在这村子里住了有16年,以前的一草一木总以为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但如今才过多久,就感觉置身于一个未曾踏足过的荒野。

我沉默地往前走,眼前的景象让我更感惊奇。

一路上不断碰到原先村上的老邻居,大家拆迁之后还住在附近,现在又是初夏,晚饭之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来这散步。

大家边走边打招呼,互相介绍这里是谁家的田,这里是谁家的屋子,好像眼前的房屋、池塘还历历在目。大家互相提醒,各自做着记号,生怕忘了。

“你们拿砖头做记号,过一段时间,地铲平了,谁还知道?”我不解地问。

“别人家做的记号可能以后会铲掉,咱家的不会。”父亲卖着关子,依旧步伐不停地往前走。

5分钟之后,我们走到了高铁的桥墩底下,水泥桩基深埋地底,笔直向上,顶上的盖梁与箱梁交接,铺成的铁路虬筋板肋般自东往西延伸而去。夕阳下,桥墩留下一个个巨大的阴影,放眼望去,越来越多的以前的邻居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站在桥墩的阴凉里闲聊,有的站在小土堆上垫脚远眺,有的弯身在地上找着之前做的记号。大家似乎在参加一个没人组织号召但都乐在其中的聚会。

父亲在某个桥墩底下停住了,手掌在坚硬的水泥桩基上摩挲,似在与老友对话。不一会,回头骄傲地对我说:“高俊,记住了,这个桩子底下是以前咱家明堂。”

我一惊。这成千上万个桩基,有一个打的位置正好是我家后院的位置,难怪父亲说这记号抹不去。这千篇一律的桩基,突然有一个和我产生了联系,我也伸手摸着水泥表面,万千思绪涌上,却理不清思绪的头在哪。

父辈和祖辈安土重迁的思想深植血液,现在他们看着高铁不断建成,犹如看着自己抚育的小孩不断长大,他们也通过自己特殊的方式流露着从小家到大家的家国情。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已成家立业当了爸爸。深夜给孩子换完纸尿裤,如水的月光淌到窗前。我在窗前望着楼下的高铁轨道,轨道脱去白天的热闹喧嚣,像一条大河蜿蜒向前。而我每次望向轨道时,总会不自觉地先看看父亲当初说的那个抹不去的“记号”。

我回头看着吃饱酣睡中的小孩,心想:“高铁的成就以后肯定能从课本中学到,我家的高铁‘记号’,一定也要让她们铭记于心。”

  高俊

 
主办单位:中国致公党常州委员会
邮箱:czzg609@126.com    苏ICP备10003730号-1
联系电话(组宣处:0519-8568396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